天然餅

的概念和今日已經大不相同。在古代,麵條可以叫做湯餅,饅頭可以稱為蒸餅。其中一款稱石子饃其歷史悠久,它有著中國烹飪史上石烹時代的明顯特徵。據傳,(提到老古肯定要請神農氏老大出場),“神農時,驚訝食穀,釋米加燒石上而食之”。到了周代,“燔黍,以黍米加于燒石之上,燔之使熟也”。這就說明,石子饃是由遠古的“燔黍”演變而來的,麵餅熟化原理是經由事先加熱至高溫小石子,再把揉好的麵皮,潛埋在小石子堆表層,就像石頭燒一樣,只是方式有點不同,中間經過了一個民間流傳,長時改進歷程。言其為食品中的活化石也不為過.         

 

清袁枚於《隋園食單》裏,稱石子饃為“天然餅”並對它的製作方法做了詳細的總結記述。 原文如下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涇陽張荷塘明府,家制天然餅,用上白飛面,加微糖及脂油

 

 

為酥,隨意捐成餅樣,如碗大,不拘方圓,厚二分許。用潔淨小鵝子石,襯而漠之,隨其自為凹凸,色半黃便起,鬆美異常。或用鹽亦可。

 

 

麵皮埋在高溫的石子堆表層,來達到烤製熟化. 

 關於石子饃,有一段有趣的傳說。相傳唐代,同州(今陜西大荔縣)曾將此餅作為貢品,當時稱鏊餅。由於同州人生性剛強、耿直不屈,時而被官府抓去,“必懷此餅而去,用備狴牢之糧”(只拿饃充做貢品? 要我也要抓該人入獄)。一旦被投入牢獄時,因帶有石子饃可以久藏易保存,於獄中不至於挨餓。

 

  石子饃於出遠門、長途旅行所帶的食品,油酥咸香,經久耐放,因此很受當時人們的喜愛,算是古早速食麵糧。雖然現在吃的人已不是很多了,但是偶爾還能在陜西永濟的街頭上,仍可看到賣石子饃的攤販,一塊錢可以買好幾張,經濟實惠,放入口中,嚼頭中帶著麵香且為甜,似平淡卻久長.

路邊販賣的石子饃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te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